最新动态:俄宣布更换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 乌方在基辅实施联合反情报行动
美文示范
美丽中国丨胡杨醉金秋
新莆京游戏大厅
土壤,是食物之源,约95%的食物直接或间接在土壤上生产。“农食行业既是气候变化的重要贡献者,又是气候变化的受影响方,现在不采取行动,行业多年后,很可能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作为一家食品公司,农业原材料的可持续供应直接关系到公司的长期发展和生存,因此,可持续发展始终是雀巢的重要核心战略。”雀巢集团执行副总裁、雀巢大中华大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西强在10月17日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上分享了雀巢为什么一直关注可持续发展。
2020年,雀巢发布了《净零碳排放路线图》,承诺将于2030年达到温室气体排放减半,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2023年雀巢创造共享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在业务持续增长的同时,相较2018年的基线,实现了温室气体(GHG)净减排13.5%的成果。目前,雀巢正朝着2025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0%的目标稳步前进。
再生农业是一种旨在保护、恢复农田和生态系统的耕作方式。它惠及农户、环境和社会,也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一种体现。可以理解为,土壤越健康,抵御气候变化的韧性越强,作物产量也会越高新莆京游戏大厅,有助于改善农户的生计。正因如此,雀巢计划在2025年之前投资12亿瑞士法郎(约98亿人民币)新莆京游戏大厅,在公司的整个供应链范围内推广再生农业。
根据推算,到2030年,如果雀巢不采取行动,与奶相关的碳排放超过5000万吨。然而,奶牛不能不养,奶农也不能控制奶牛不排气。通过优化饲料提高牛奶的营养成分、优化牛群结构、改善奶牛肠道发酵、优化土壤固碳、再生能源利用等方式,雀巢希望到2030年,实现碳减排超过2000万吨,使碳排放降至 3000万吨以下。
DFI奶牛场存栏约3500头,每天产生的牛粪超过100吨。牧场首先将牛粪进行固液分离新莆京游戏大厅,液体部分存放在氧化塘,经过好氧发酵后新莆京游戏大厅,用于作物的有机肥,固碳部分经过烘干杀菌后,进一步降低含水量,用作牛床垫料,实现循环再利用。同时,雀巢通过科学调整奶牛的饲料配方,加入饲料添加剂,优化奶牛的肠道发酵,降低牛群产生的碳排放。
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雀巢不仅在农业领域布局,更将力量延伸到了包装、物流等多个价值链环节。在绿色物流环节,雀巢通过优化运输路线、降低空载率、调整运输结构,并在多个城市推广电动或氢能源等新能源车辆,以减少环境影响;同时,在推动可持续包装转型方面,雀巢致力于到2025年实现95%以上的塑料包装采用可回收再生设计,并将原生塑料的使用量削减至原来的三分之二,从而进一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工厂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节能减排项目,到2023年已实现100%绿电。
新莆京游戏大厅
国际上,自“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简称“GM2D”)提出以来,已有包括中国、美国、欧盟在内的众多经济体积极响应,全球二维码呈加速发展态势,已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内核和关键支撑。中国在GM2D发起多年前便启动了二维码标准及技术研究,在高质量推进商品二维码实施应用、推动流通商品数据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深度融合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中国已为超过50万家企业、1900多万种商品发放了“二代身份证”,在浙江、北京等地推进二维码应用先行先试,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和引领效应,走在了世界前列。
一是有助于保持中国方案的先发优势。近年来在编码基础理论研究、二维码技术发展、商品数据资源建设等多个领域,中国已跻身世界前列。当前,以《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和浙江GM2D示范区建设的突出成效为亮点的一系列示范项目,有力推动了全球二维码迁移的进程,展现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示范作用引领全球。
二是有助于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开始制定与完善数字经贸规则,二维码是一项重要内容。部分欧美法规要求通过二维码标识提供详细商品信息,进一步提升供应链透明度,增强监管能力。如欧盟今年7月18日生效的《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和即将在2027年实施的《产品数字护照》,都是为了减少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的总体碳足迹,并通过二维码等技术手段进行记录。加快商品二维码的广泛应用,有助于率先推动重点领域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同国际规则更高水平对接。
三是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通过二维码标识更详尽的商品数据,供应链各环节都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企业也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库存情况,优化生产计划,减少库存积压和浪费,促进供应链透明度和可视化。更详尽的商品数据也有助于提升商品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商品信息需求。同时符合国际标准的二维码应用可以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产品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从而在全球化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然而,中国商品二维码应用仍面临一些问题。如,应用生态还不成熟,全链待贯通。中国推动二维码迁移的力量分散,尚未形成合力,企业自主升级改造时往往面临技术和成本上的压力,致使大部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相关软硬件还未更新或升级,阻碍商品二维码的广泛应用;多头分段管理,多码待统一。目前,中国商品编码管理体系除市场监管总局推行的商品编码符合国际主流规则标准外,多部门也根据自身管辖领域需要独立推出多种方案,可能在开放流通环境全球化、一致性、普遍性应用等方面存在问题,容易导致企业面临国际市场准入壁垒、合规成本增加等方面的风险。
应规范实施指导。强化“源头赋码,一码贯通”的理念,加强生产厂商编码、用码、印码、扫码规范与实施,针对零售结算、追溯、产品数字护照等重点领域,编制发布系列商品二维码实施指南,指导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市场主体进行技术升级,推动二维码在零售结算中的推广应用,为中国向商品二维码迁移提供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