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被纳入全国碳市场 石化企业减碳迫在眉睫
普京朔尔茨通话 泽连斯基抗议,《柳叶刀》为何发表中国学者中医药研究阴性结果的文章?
本月更新9080  文章总数37201  总浏览量2291992

“人民讴歌——庆祝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7周年尹沧海书画艺术交流展”品鉴会开幕

「每日经济新闻」颜宁、石正丽等确认为院士候选人

到黑龙江感受冬日的银装素裹,众行致远|全球治理凝聚“南方”力量

守则校务公开防震减灾章程制度职责考勤目标管理档案突发事件规定人员职责预案应急

美文示范

女子吃霉变花生险丧命!真凶公布,它比砒霜还毒

b体育官网入口

11月9日,第二十一届北京市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复赛理论知识考试在北京市实验职业学校举行。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大赛由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和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来自北京110多家企业的职工和两所印刷学校的学生共1600余人参加复赛。技能大赛复赛副总指挥、北京印刷协会秘书长张廷海告诉记者,北京市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已经举办21届,今年首次由市新闻出版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赛事规格又上升了一个高度。”他表示,“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一方面强调岗位练兵,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办赛、颁发证书,也能让我们的职工更有荣誉感和归属感。”11月9日,第二十一届北京市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复赛理论知识考试现场。参赛者包括职工和学生,1600余人参与复赛“我是从怀柔赶过来参加考试的。”早上7点,考点门口已经站满了人,其中一名来自印刷企业的参赛选手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单位有多名职工通过初赛,进入复赛,早上,单位专门派车从怀柔将他们送到考场。“企业和我们职工都很重视,我们参加了很多次学习培训,甚至进行了模拟考试。希望这次能好好发挥、取得好成绩,拿下二级证书。”第一场考试在早上8点30分准时开始,只见参赛选手们拿着准考证、身份证,经过监考老师核对后,一一进入考场。记者注意到,每个考场有30名考生、两名监考员,考场严格按照标准设置了手机放置区和信号屏蔽器。考卷到手后,参赛选手们开始埋头答卷。据了解,此次技能大赛复赛理论考试主要考察印品整饰、数字印刷、平版制版、装订、平版印刷五种工种的理论知识,每名参赛选手按照自己从事的工种或学习的专业进行考试。参赛选手进入考场。为了保证整个环节顺利,大赛参考国家专业考试规范,理论环节采用“AB卷”模式。考场门口,监考老师在开考前随机选取两名考生检查试卷完整情况。技能大赛参考国家专业考试规范,设置了信号屏蔽器。“这次大赛可以说是‘印刷界的高考’,可能是很多选手参加的最高规格的考试。”张廷海介绍,从初赛开始,有8500人次报名参加,北京各印刷企业、学校积极参与。很多职工边上班边学习备赛。作为曾在行业一线工作的人,张廷海深知这次大赛对职工的意义。12月决赛完成后,根据成绩,参赛选手将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是行业需要,拿着政府部门颁发的证书,我们印刷行业职工也会有一种荣誉感和归属感。”“今年想更上一层楼”“感觉难度不大,有信心取得好成绩。”现场,一名参赛选手走出考场。他告诉记者,自己是房山职业学校高三学生,此次参加的是“数字印刷”考试。“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这次理论知识考试的内容和我平时学习专业相关,但包含了很多实践中的内容。通过这次大赛备考,我也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第二十一届北京市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复赛理论知识考试现场。学校带队老师赵春立告诉记者b体育官网入口,印刷专业高一学生主要学习基础知识,高二进行专业和核心课程学习,高三进入实践。参加这次职业技能大赛的主要是高三学生b体育官网入口,参与项目为数字印刷和平版制版两项。“我们有7名学生进入了复赛,他们这次能学习到不少东西。”赵春立说。“去年拿了三级证书,今年想更上一层楼。”来自北京地大产业有限公司的参赛选手刘彤告诉记者,这是自己第二次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和去年相比,今年的复赛考试更严肃、正式,考题内容也增加了新的专业知识。刘彤表示,从初赛开始,自己所在的公司有124名来自不同岗位的职工报名参与,公司也给予了很大支持,不仅组织了技能培训学习,还组织了三次模拟考试。在工作空闲或者下班回家时,职工们都会抓紧时间刷题学习。“我很珍惜参加技能大赛的机会,希望能取得好成绩。”刘彤说。新京报记者 吴梦真编辑 彭冲 校对 李立军

b体育官网入口

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11月8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他就职后的首次出访。双方发表联合声明提到,“中国和印尼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如何看待这一发展理念?在中印尼关系发展中,目前有哪些合作成果惠及民众?如何让这些合作成果惠及更多民众?印度尼西亚西普特拉大学教授诺维·巴苏基(Novi Basuki)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诺维·巴苏基:惠及印尼普通民众的两国合作项目有很多,比如雅万高铁、两国双园,不仅带动印尼的经济发展,也让更多印尼人获得就业机会。以雅万高铁为例,目前已累计发送旅客超过600万人次,将雅加达至万隆间原本3个多小时的路程缩短至46分钟。这不仅便利当地民众的出行,更重要的是,也为沿线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据悉,在雅万高铁建设过程中,累计为当地带来5.1万人次的就业;培训印尼员工4.5万人次,为印尼技术人员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我身边一些懂汉语的朋友也因此受益,不仅找到满意的工作,还掌握了相关技能。

作为印尼马都拉族人,我对由中国企业承建的泗马大桥印象更为深刻。它是一个为马都拉人的生活提供“硬件”上便利的项目,也是一个见证两国友谊的项目。一直以来,很多人寄希望于这座印尼最长的跨海大桥能够带动马都拉人脱贫致富,因为桥的南岸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北岸是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比较落后的马都拉岛。但是,由于“软件”原因,直到现在,由四个县组成的马都拉岛的贫困率仍居高不下。

我认为,未来印尼与中国的合作,应更多从“硬件合作”向“软件合作”拓展,惠及更多民众,帮助更多人脱贫。中资企业可以加强对印尼员工的培训,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软件”问题。据我了解,目前已有不少中资企业派印尼员工赴中国参加培训。在这次访问中,中方表示愿同印尼共同打造更多惠民工程,这也是印尼民众乐见的。

在粮食安全方面,其实与脱贫减贫一样,印尼缺乏“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的居安思危意识,使得目前从国外进口粮食比自身农业研发的投资还要积极。中国多年来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战略显然对印尼很有参考价值。我觉得农业领域的合作,可以成为印尼新一届政府与中国合作的又一个突破口。这既可以帮助印尼人民尽快脱贫,也将坚实两国合作的民心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