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开发变现周刊(第154期) : 月收入2.5万美金社交媒体主页工具
心动的信号,“长女”的十年:艺考,名校梦与女主
本月更新6941  文章总数68320  总浏览量9679774

如何理解天文学中的「潮汐锁定」现象,对天体会有什么影响?

关于公示第18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公告

三明2733万大奖得主平静领奖:人生无常,平安就好,专家称美国超发9.2万亿债务像猪肉注水

守则校务公开防震减灾章程制度职责考勤目标管理档案突发事件规定人员职责预案应急

美文示范

爆款归来,为何口碑暴跌?

leyu

中新网上海10月29日电(谢梦圆 娄瀚锟)第七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上海再一次进入“进博时间”。为确保进博会顺利举办,根据上海海事局进博会服务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10月28日,宝山海事局联合长江航运公安局上海分局共同开展“护航进博”巡航执法行动,旨在加强口岸单位协作能力、共同守护进博会期间辖区水域安全稳定。

双方依托党建联建平台,进一步加强紧密配合,发挥海事、公安各自职能优势,深化联勤联动机制,提升水上安全保障合力。进博会管控期间,双方聚焦“守好进博管控第一道关口,确保进博圆满精彩成功举办”工作目标leyu,联合成立“进博会水路查控联合信息处理中心”,通过海事电子巡航系统、公安查验系统与现场巡逻艇相结合,进一步深化海事与公安在“信息通报、资源共享、联合执法、协调合作、应急联动”等方面的机制,全力营造共建共享共治共赢的良好局面。

10月28日下午,双方党员青年联合成立“护航进博水上安保青年突击队”,开展首次青年突击队联合执法活动,重点对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前沿水域进行巡视巡查,开展进博会水上管控宣贯,对邮轮接收污染物作业船舶开展联合登轮检查,督促船方切实落实船舶防污染主体责任,同时向船方宣贯进博会期间入沪信息专项申报、开展安全自查的相关要求,确保船舶安全营运。(完)

leyu

微专业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之举。它是高校在传统专业目录之外,依托学科优势,围绕特定学术前沿知识或新兴职业技术领域,精练的一套跨专业微型课程体系,提供学习证明但不授予学位。其课程内容多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或实际工作应用场景,旨在提升学习者的岗位胜任力或跨学科综合能力,有助于解决高等教育供需错位、专业设置口径过窄、教学实践脱节等问题。

微专业以其“精”“灵”“新”“实”等特点,对高校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实践表明,微专业具有以下优势:一是课程设置精干。课时少、周期短,学习者可高效习得相关专业基础及前沿知识。二是组织形式灵活。微专业的组织结构、授课方式、授课时间灵活多样,打破了传统院系的界限,提高了教育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三是教学内容新颖。部分高校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将产业实践中的前沿技术带到课堂,推动教学内容的革新换代。四是学习效果务实。微专业课程设置直面市场、关注应用、重视实践,便于学习者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转化为实际应用。因此,微专业迅速获得了各界认可。对于学习者,微专业修习成本低、性价比高,有助于其开拓视野、建立跨学科知识体系、增强实践能力、提升社会竞争力。对于高校,它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单一院系教学组织架构,促进不同学科师生间交流互动,加强跨学科知识生产扩散,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社会,微专业有助于使教育资源更精准地对接市场,对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微专业是优化课程组织模式的有益探索,对打破传统专业设置壁垒、解决高等教育供需错位、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等具有实际效果。但应认识到的是,微专业具有内在局限性,它难以替代系统的学科建设,更难以独自担起培养复合型人才之责任。微专业并非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唯一路径,而是其中的基础一环leyu,在发挥好其积极作用的同时leyu,更需要与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整体改革相结合。

实践中leyu,需要注意防范并避免微专业建设中的一些风险隐患。第一,要警惕专业设置过度注重工具价值而导致功利化倾向,要区分大学与培训机构的边界。尽管现代大学角色已从知识生产的“象牙塔”转向社会发展的“动力站”,但作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其主要职责之一是创造和传播学科知识体系中最前沿的内容,这与社会培训机构具有本质区别。部分高校过于看重工具价值,客观上造成微专业与社会应试培训趋同,偏离微专业的设置初衷,不利于培养学习者综合素质。第二,要防止课程内容盲目跟风倾向,杜绝教学同质化和低质化。课程源于学科,是从学科知识中挑选出最有价值的部分所组成的教学内容。部分高校缺乏对本校学科特色和优势资源的充分挖掘,盲目跟风开设“热门”专业,导致教学同质化和低质化,损害了高校教学风气,不利于微专业长期建设。第三,要避免教学质量下降倾向,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因缺乏有效规划引导,高校微专业仍处于自发探索建设阶段,难免出现无序化和短视行为,育人质量参差不齐。部分高校微专业课程系统性弱、授课知识广度和深度有限、用人单位参与度低、学习者体验实际工作和跨学科交叉应用场景机会少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微专业的长远发展。

一方面,要加强对微专业的引导与管理。教育主管部门可研制关于微专业的指导意见,规范开设方向、课程设置、师资激励、学分管理、结业认证等方面,引导微专业良性有序发展。高校应紧跟最新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结合产业和社会需要,立足自身特色学科的比较优势,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激励教师探索跨学科前沿知识,整合产业资源,加强对微专业培养质量的评估和监测,打造更多优质精品。

另一方面,要发挥好微专业对学科交叉融合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促进作用。高校开设微专业,为学科专业调整提供了“试金石”、为交叉学科建设派出了“先遣队”,是开展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形式上的变革。深层次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leyu,不能仅停留于专业课程层面的简单叠加,更要将高质量微专业与交叉学科建设、本研贯通式培养、产学协同育人等有机结合,积极构建人才培养新格局,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